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产经前沿 从老石磨到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从老石磨到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梦牵魂绕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泥土里求食。那里的孩子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那片深山,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

奶奶院子里的那盘老石磨,时时来到我思乡的梦里,十八载,不曾散去。

石磨无语,岁月有声。

一盏油灯静静蹲在转动的磨顶上,一片昏黄的灯光里,奶奶腰眼倚着一根槐木棍儿,石磨就一圈圈地转动着,乳白色豆汁,从磨盘四周慢慢倾泻下来,与漫天的星光遥相呼映。

黄豆粒去杂后,放入石磨,研磨成粉,浸泡过后,再次研磨,形成乳白豆汁,再经过几道工序,就成为餐桌上的豆腐。奶奶每每忙到半夜,豆腐做好,翌日天刚蒙蒙亮,奶奶就挑起豆腐挑子,敲着梆子,走街串巷去卖豆腐,晌午过后,豆腐将近卖完的时候,奶奶才回到家里吃上一口热乎饭。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奶奶用一双小脚,一盘石磨,养活了一大家人,供出了爸爸和叔叔两个大学生。

记得,有一年春节回到老家,父亲执意为奶奶洗脚,干瘦的脚踝,严重畸形的五个脚趾,已没有办法再分开,那一刻,父亲哭了。

儿时的画面就那样清晰一帧一帧地经常在脑海里翻过,镌刻在内心最柔软处,不敢也不曾忘记。

岁月寂静深流,父母工作几经变迁,阔别故乡近十载,梦中的石磨可曾变了模样?

车子停稳,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眩晕,这还是我的故乡吗?羊肠泥泞小道不见了,袅袅炊烟没了踪迹,牧羊人粗犷的歌声听不到了,儿时的最爱—那草房屋檐下透亮的“冰糖葫芦”看不到了,冬日里南墙下穿着破棉袄、抄着双手晒太阳的爷爷们不知去了哪里。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洋楼,陈列在村子中央。小洋楼后面是一片片红顶大瓦房,整齐有序排列着,统一的样式,统一的布局,宽阔的柏油公路,洁净的街道,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山村。健身广场、文化广场、超市等一应俱全,老人孩子们喜笑颜开,满满的幸福感就洋溢在那里。

奶奶家的五间大瓦房,四合院布局,客厅、卧室、厨房功能布局合理,暖气、天燃气一样也不比城里少。家里窗明几净,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等样样齐全,还有网络覆盖,听说奶奶最近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美丽乡村建设让村集体企业起死回生,利润年年翻着倍儿涨,村民年年分红,老年人更是生活无忧。奶奶身体硬朗,天天去跳广场舞,再也不用天天卖豆腐求生计了。

唯有它,那盘老石磨,再也无用武之地,不知什么时候被移到了院子的角落里。

走过旧时光,开启新时代,那石磨是缩影,更是见证,那斑驳陆离的石纹,无时不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和今天新时代变迁带来的幸福和甜蜜……

(通讯员: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2020级11班  张家豪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3415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