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黄河筑梦,旧县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开展实践调研,探访两区共建理念下的劳动工厂。
周二一大早,44岁的赵秀婷便冒着大雨赶到了距家2里路的好孩子童车制造厂,开启早八晚六的忙碌工作。赵秀婷负责婴儿车棚顶的缝制,她告诉实践队队员,自己已经在这工作5年了,从之前务农种地到现在每天踩缝纫机工作,收入是之前的两倍还多,简直是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
赵秀婷所在的好孩子童车制造厂隶属于昇鑫儿童用品公司,2019年旧县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好孩子集团,为旧县乡提供近300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厂房租赁的收益用于贫困户增收,又能有效解决旧县乡黄河滩区贫困户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实现化“输血”为“造血”的转变。
生产车间划分为缝制、拼装、质检和储存四个区域,厂房内干净明堂,缝纫机、空调等设施配备齐全。生产经理窦丽介绍道,我们的生产车间没有指标,没有任务,只要社区的人们想来、想干,就能来,多劳多得,计件工资。工人每月平均工资都能在3000元以上,干得多的人能达到一个月9000元。目前拼装车间有50名长期工人,最多能容纳80人同时工作。极大缓解了滩区人民搬迁后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实践队员前往了同样位于旧县乡的泰安天阔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的无纺布加工厂。
工厂内部既有靠机械化运转的大型设备,也有依靠人工的缝纫、搬运的工作。在无纺布生产车间,生产总监告诉队员,目前无纺布加工以防护服制品为主,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国内企业,小部分会进行出口,这避免了产品过度积压,有利于平衡生产与需求的关系,更加保障工人的就业。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金垚 供图
据公司负责人刘金霞介绍,厂里大部分工人都是附近社区的家庭主妇,白天在厂里干活,晚上去接孩子放学,白天上班前又顺路送孩子上学。不少工人都表示,自从搬迁过来找到这份工作,方便孩子上学的同时又能赚钱补贴家用,别提有多高兴了。队员们还了解到,有不少工人主业是务农,在农闲时节会来厂里打工,既能增加收入又学习了一项专业技能,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田馨月 供图
结合之前的走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土地是农民踏实的财产,也是农民交流、交往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和介质。农户之所以不愿意搬迁,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新生活的不安,担心无法融入乡镇生活。劳动密集型工厂恰恰应和这一痛点,无需拥有过高的劳动技能就可以让迁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去农村化”“去农民化”。旧县乡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发展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产业园,开辟出一条充满人文关怀的城镇化新路。
未来,旧县乡将会提速增量“双招双引”,完善现有无纺布项目、好孩子童车制造项目的扩建和产业链条的拉伸升级,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目标进行招商,让更多项目在旧县落地开花,继续创造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的美好生活。(王聪 通讯员 陈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