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产经前沿 2019丝路文化遗产年报发布:各国丝路考古成果丰富

2019丝路文化遗产年报发布:各国丝路考古成果丰富

在5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人们已经开始养蚕制丝;中英联合考古团队发现,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期并非原来以为的明代而是唐宋;中蒙联合考古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发现了匈奴贵族墓地……

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于19日下午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2019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度,欧亚非范围内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考古发现成果丰富,令人瞩目。

这份年报由依托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他们一方面与知网等机构合作,采集梳理全球丝路遗产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邀请中外十多个国家的近20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推荐。年报旨在收集和汇总丝路文化遗产界的相关信息,为各国各地同行提供交流机会。

年报分为考古发现、陈列展览、学术成果和文化事件四个板块。考古发现板块共列举了2019年度的63项丝路考古发现,并具体推介了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等10个丝路考古项目;在学术成果板块,年报初步梳理出各国的200多件研究成果,涉及专著、论文集、报告、图录等内容。(记者冯源、席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1002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