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上午,由云南艺术基金资助、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大千世界·镜显美丽》大型生态视觉艺术全国巡展在烟台自然博物馆隆重启幕。这场跨越千里的生态艺术对话,以285幅珍稀影像为载体,将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与烟台”仙境海岸”的自然人文交相辉映,为盛夏港城奉上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政艺携手共筑生态文化桥梁
开幕式上,烟台自然博物馆馆长于振海在致辞中强调:“镜头会思考,影像是生态保护的无声宣言。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烟台自然博物馆近年来已举办30余场自然主题展览。此次云南大型生态视觉艺术展览在烟台自然博物馆举办,使广大市民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重拾对万物生灵的敬畏,对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艺术学院杨璐教授追溯项目渊源时介绍,巡展集结了云南老中青三代生态摄影师的代表作,从73岁的怀彪云到新锐摄影师白狼,作品既展现鸟类等物种的生存状态,亦通过微距镜头揭示昆虫世界的精妙。
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生态启示录
步入展厅,一场跨越时空的自然对话徐徐展开。《爱在山间》摄影系列,用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捕捉滇金丝猴家族的山林日常;而《微观世界》则通过显微摄影技术,将雨林苔藓间舞动的荧光菌落幻化成星河般的视觉奇观。这场融合地质奇观与影像美学的沉浸式展览,不仅构建起科学与艺术的美妙和弦,更以独特的审美维度诠释着云南这片生态秘境守护生命多样性的动人篇章。
暑期自然教育新体验
适逢暑期旅游旺季,本次展览特别精选了多组展现物种生存智慧与生态关系的摄影作品,与烟台自然博物馆科普讲解形成联动。通过专业讲解员的生动解读,青少年观众可以从影像中观察到动植物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理解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依存关系。这种”艺术+科普”的创新形式,既保留了摄影作品的美学价值,又强化了其科普教育功能,为来自全国的青少年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正如于振海馆长所言:”当人们学会用镜头代替捕网,用欣赏替代砍伐,便是对自然最深的致敬。”这场山海联动的艺术巡礼,正以独特的美学语言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也将有力推动两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互鉴。
来源:烟台大众网
供稿人:修培榕
审核人:姜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