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未分类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中国社会公益在线(通讯员/苏晨涵)

10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十四五以来,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首先,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民政部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照料服务;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大力推行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更好发挥兜底的再兜底功能;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困难群众延伸。

此外,社会救助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首次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

第二,救助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

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21.3%。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第三,服务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对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和及时救助。进一步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对象认定精准度。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精准认定对象,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形成弱有众扶的一张幸福清单。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机衔接、高效联动。

第四,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取得新成效。优化细化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持续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胡海峰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功能,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基本民生、助力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编辑:苏晨涵

审核:崔枫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60705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