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暑期的来临,为了让辖区内的未成年儿童度过一个充实、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近期,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与烟台职业学院经济与贸易系联合开展“两弹一星 科学筑梦”专题暑期夏令营,此次夏令营通过“精神传承+科技体验+实践感悟”三维模式,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核电科技知识深度融合,在青少年心中厚植家国情怀与科学梦想,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课堂教学:播撒科学与精神的种子
夏令营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彩纷呈,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辖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和历史深处的大门。他们把原子弹化作“能量小巨人”,用“爆米花炸开”的场景类比氢弹爆炸的强大威力;把“东方红一号”比作“天上的唱歌小信使”,用“童言”识“童趣”揭开“两弹一星”的神秘面纱。在“两弹一星”历史与精神课程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将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们在艰苦条件下潜心研究、为国奉献的事迹娓娓道来。
核能科学探秘课堂更是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志愿者们通过简单易学的小手工、小游戏,让孩子们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好奇又兴奋的笑容。孩子们纷纷说道:“之前在学校就很好奇的科学小游戏,现在通过夏令营,我对它有了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实践研学:在行走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实践研学环节让孩子们走出课堂,通过科技体验与实践观摩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本次研学活动分别前往烟台核医疗科技馆和山东核电科技馆,孩子们被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品和详细的图文介绍所吸引,他们时而驻足观看,时而认真记录。在科技互动项目区,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亲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在烟台核医疗科技馆“从‘核’而来”展厅,讲解员结合核医疗发展史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的科学精神,将核技术从国防领域延伸至民生健康;在“‘核’以致用”展厅里,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用VR技术体验3D影像生动呈现出来的放射性药物作用的过程。通过实际体验感受中国核医疗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突破历程;在“‘核’以未来”互动区,本次研学活动特别设计“‘两弹一星’精神接力赛”,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完成DNA链射击任务,用行动诠释“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
在山东核电科技馆,从核电模型前观察、触摸、转动部件,直观了解核电反应堆构造;到操作趣味模拟机,在互动体验里熟悉核电流程;再到数字画板区域,欣赏孩子们心中画作的核电王国;最后在多媒体、互动投影、全息成像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下,孩子们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游戏、互动参与等展示形式,了解了人类在100多万年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各种能源的认识和利用以及能源利用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形成的巨大影响。
此次“两弹一星 科学筑梦”暑期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们系统了解了“两弹一星”的历史和相关科学知识,拓宽了科学视野,也为青少年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科学知识、传承伟大精神的平台,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辖区内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
供稿人:孙嘉伟
审核人: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