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通讯员/汪玲玲 周宇)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7月18日,沂河新区党工委政法委联合相公街道司法所以及临沂市慈善联合总会平安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走进相公街道大集,利用集市人流量大的特点,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活动现场,普法工作人员在集市入口、摊位聚集区设置法律咨询台和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发放非法集资防范、防溺水、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及殡葬改革等内容丰富的宣传单和普法宣传册。面对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普法工作人员穿梭其中,用方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赶集群众详细讲解常见的养老诈骗、网络刷单诈骗套路,传授防溺水“六不准”知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土地纠纷、财产继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为乡村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乡亲们,法律不是书本里的‘硬条文’,是咱过日子的‘护身符’!”普法工作人员把赶集的乡亲们集中在一起,把非法集资防范、殡葬领域整治等法律知识糅进互动里的普法活动,用“你问我答+才艺表演+趣味游戏”的新鲜形式,让老乡们看得入迷、学得扎实。
“平时签个农产品收购合同总怕漏了啥,今天拿着普法宣传手册一问,心里就有数了!”村民们拿着宣传册连连点赞。普法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邻里纠纷、劳务合同、农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逐一解答,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落到“实处”。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条,既借助赶集日扩大了普法影响力,又通过精准对接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下一步,沂河新区党工委政法委结合群众的法律需求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把法律宣传融入集市、田间地头,让“听得懂、用得上”的法律知识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护身符”。
编辑:周宇
审核:崔枫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