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牟平庙沟早市,淡水鱼摊主刘平生忙碌了一上午之后准备收摊,突然发现摊位上多出来一个黑色手提袋,走近打开一看,里面赫然装着2万多元现金和很多票据。
由于数额巨大,刘平生考虑到失主肯定很着急,就开始多方寻找失主,由于监控盲区,本该收摊的刘平生顾不得中午吃饭,冒着冷冽寒风在店里苦苦等候。11点多钟的早市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等到下午2点,一位姓常的先生来询问是否见过手提包,在确认完基本信息后,刘平生将丢失的手提包和2万元现金如数交还给了失主。
据了解,2024年1月8日上午,常先生带着刚拿到的2万元现金之后,兴冲冲地来到庙沟早市,准备买些好酒好菜回家,到家后突然发现钱包不见了,他犹如五雷轰顶,失魂落魄走出家门寻找。有人叫他报警,有人则让他到几家买过菜的小摊上去寻找。常先生到每一个小摊前都仔细询问钱包的下落,希望捡到他钱包的好心人能把钱包还给他,那可是他辛辛苦苦工作攒起来的钱呀,发现这笔存款丢失的那一刹那,他感觉天都塌了。
就这样走到刘平生的摊位前,常先生不报希望地问摊主:“师傅,你看见一个黑色手提包了吗?”没想到刘平生一直在摊位等候,经过仔细核对确认失主是常先生后,刘平生将手提包换给了他。“我以为都找不到了,没想到被好心人给捡到了,包里的东西一点没少。”常先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我在外面工作,今天好不容易开了支,寻思买点好菜跟家人乐呵乐呵,我打心里感谢这位摊主。”摊主常先生话语中带着感激。并提出用现金感谢,被刘平生婉言谢绝。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个体,虽然不富裕,但不是咱的钱咱也知道不能要。”刘平生说,失主不回来他当天会一直等下去的,再不济就会报警处理。
刘平生今年55岁了,是地地道道的老牟平人,在市场已经十多年了,从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其他摊主忙的时候也经常去帮忙。像上述拾金不昧的故事还真有不少。在市场经营十多年,捡到过米面、菜、钱、手提包、钥匙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是想方设法如数归还。“我们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最理解丢失了财物的痛,捡到了不归还,那哪行!”刘平生说。
小摊贩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暖人心。面对手提包里的2万元,刘平生没有利益至上,面对不义之财,丝毫也不动心。他凭自己的力量求取收获,起早贪黑卖鱼,用自己的勤劳改善生活,也用自己的善良回馈社会。在刘平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格的高尚,在寒冷冬日的烟台,发生的这个故事,让我们心生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之美。他用拾金不昧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证明了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诚信仁爱的高尚道德人格。他高尚的品德荡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尘埃,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