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产经在线讯:(通讯员、张淑云 周菊 赵璐璐)
“叮铃铃,叮铃铃……“3月18日下午一点三十分,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还在居家上网课的老师们从四面八方集结到了一起。当天下午14时,学校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布置新一轮的核酸检测任务——3月19日立即在我校开展全体师生和共同居住人的新一轮核算检测。烟台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共有师生外加共同居住人4277。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这是一场教育抗疫的硬仗,只可赢,不可输!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拉开序幕,危急时刻,男老师们主动请缨,冲在抗疫第一线,为学校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开展贡献了一份平凡却让人动容的力量。正如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正是二小的师生情,这正是我们的中国力量的体现!
显师者担当,做抗“疫”先锋
周新超,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起学校核酸检测小组的指挥和后期的信息录入工作。在全校核酸检测期间,带领整个“体育抗疫组”承担下所有的重体力活,连续七天七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在朝旭未露前起床,一忙就是后半夜,常常累的连话也不想说,实在太累了便在学校简陋的储藏室进行短暂的休息。他说:“虽然很累,但很有使命感,用我一时的累,护大家周全,值得!”他坚毅的身影是对这所学校最温情的告白。
大疫当前不言累,恪尽职守助抗疫
吕钦,一位活泼开朗的九零后大男孩。20多岁的年纪,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孩子,却是抗疫一线的顶梁柱。闻令而动,从不松懈,每天他都是最累的那一个。领取物资、信息登记、送采样和医疗垃圾,每一样工作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常常是到了午饭时间,同事们都开始吃饭了,而他还在送采样的路上,在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里,回来以后饭菜都已经凉透了,然而心细的他怕麻烦大家,总是默默的泡一碗方便面匆匆充饥。每天的高强度工作和严重的睡眠不足,让他原本茂密的头发开始变得稀疏……然而“没事,让我来”这朴素而真挚的话语,却是他的担当。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李积赟,他是二小学子的老师,还是一个未满月婴儿的父亲,一位刚刚生产完的虚弱妻子的丈夫。然而疫情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在疫情面前他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的工作中。每当想到起他那襁褓中的孩儿和过度劳累的妻子,这堂堂七尺男儿不仅眼圈微红,他说:“怎能不觉愧疚呢?但是我更加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相信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都会以我为荣的。” 抗疫之路道阻且长,漫漫长夜总有微光。你就是那莹莹之光。
一身白衣穿在身,挺身而出为学子
刘洋,一位温文尔雅的体育老师,当接到招募核算检测应急志愿队时,他马上报名,立即赶赴学校,与大家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说起这次任务,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布置核算检测场地了。原定于在学校操场进行核算检测,于是3月18日下午他们便在操场上搬桌椅,设置通道、隔离带,划定一米线,直忙到晚上7点,一切就绪。结果半夜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夹雪让所有的辛苦付诸东流。于是他们又在赵铜令校长的带领下于第二天凌晨紧急转移核算检测场地至行健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紧张的忙碌之后总算完成了场地布置,保证了核算检测的顺利进行。当问及他的愿望,他凝视着远方沉静的说:愿春来,枝上春满,人间皆安。
青春抗疫 ,有你有我
余志宽,来自江淮大地的大男孩。一年前,他不远千里来到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从此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日里,他是教书育人的园丁,疫情来袭,他是义无反顾的战士。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勇于担当,是他的标签,一句“疫情当前,不分你我。”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的伟大。“驱散疫情阴霾,真情温暖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那种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愈加强烈。”这是余志宽作为一名老师默默地在平凡岗位上用行动践行的承诺。
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境界
吴月龙,家住开发区的他,同样有年幼的孩子需要呵护,但是为了打赢疫情狙击战,走好抗疫复学路,他选择了放下家中5个月大的孩子,离开工作繁忙的妻子,吃住在学校,与大家一起于艰难时刻身先士卒,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大我,才有小我,”吴月龙说道,“家中有幼婴,但学校的数千学子们也是我的孩子,哪里更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纵使山河有恙,不敌世间温情。在这里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守护着心中的那份责任。以我尘微之力,护你万般周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就这样在师生之间传递,悄无声息却最是动人。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们用热血青春在抗疫路上留下了不凡的身影。
毫无怨言,令行禁止,夙夜在公,冲锋在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示范者,是每一位老师的大局共识,是每一位老师的自我约束,在疫情面前,我们高新二小的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迎难而上,信仰在心引领青春方向,岗位在哪里就战斗在哪里,学生需要在哪里就奔赴到哪里,愿疫情早日过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