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产经前沿 风物文旅,冬至启动 |「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项目结顶暨合作伙伴中心正式开幕

风物文旅,冬至启动 |「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项目结顶暨合作伙伴中心正式开幕

在冬至,一切期待

  和美好被时光安排妥帖

  —— 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

冬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重要的组成,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一切期待和美好被时光安排妥帖。

2021年冬至,由常熟市支塘镇人民政府和江苏远见文旅集团合作打造的「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工程建设结顶,伙伴中心启用。作为常熟支塘古镇保护和复兴的龙头项目,也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的地标性项目。

随着2035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集合风光景物、风俗物产和文化习俗,并具有鲜明历史特征和记忆保存的风物,既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组成之一,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生产力要素。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形成最有味道的中华文化影响力。

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支塘是常熟的历史名镇,商贸重镇之一。在吴文化的滋养下,地域文化、乡土民俗、历史遗存、传统工艺在这里得到活态传承,呈现出灿烂的风物景观与生活风格。彰显了“人杰支塘”的深厚内涵。

走出了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也有首创“太仓肉松”的倪德、楷模常德盛等。


项目以“风物”为核心理念,探寻支塘、常熟、江南的风物基因,进行创意转化,风物情景/风情休闲/风味体验三大功能空间。在党建品牌“锋动支棠”的辐射引领下,构建地方风物特色的“文+旅”产业链,让文化繁荣的历史记忆和新时代的生机勃勃相互加持,唤醒内心最渴望的温暖记忆。
让那些来去支塘,让中国荣光的人们的特有生活方式升级传承,营造美好生活的新样本。

小镇的新生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此次「支塘风物生活街区」与《中国报道·双创中国》、《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携手,庇护经典乡愁,为未来保留风俗的原味,为过去寻找新生的语境,重构独属古镇的美与生活。

  图源:中国报道微信公众号
「支塘风物生活街区」和《中国报道》社战略合作签约暨《中国报道·双创中国》风物实验室落地支塘。实验室将通过创新、创意、再生为手段,以文旅数字技术为支持,挖掘并传播支塘的风物文化特色,驱动支塘风物品牌与产业升级,进行支塘风物资源的创新活化实验,打造传统文化晋级的示范样板,向世界讲述中国小镇的风物故事。

「支塘风物生活街区」与《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社战略合作签约,打开风物古镇眺望中华文明的窗口。支塘,不仅诞生了大师学者,也培育出名厨巨匠,他们既创造文化,也制造美味与器具,流传至今的非遗文化遗产就多达89项,呈现出灿烂的风物景观与生活风格,印刻着浓郁的支塘地域特征。此次开启的合作,将是一次文化交融,让中华大地文明的遗产到小镇做客,让支塘的风物走出小镇。
冬至,「支塘风物生活街区」的工程建设结顶。未来,在这里,多元的文化相交融,多彩的生活相互依存。诸多的商业空间,为塑造美好生活而来;丰富的文明实践,为满足美好需求开展;鲜明的锋动支棠,为引领高品质文化发展注入红色动力。这里将无一不是中国风物、江南文化、支塘场景最好的诠释,也期待把对风物、江南生活的理解分享给每一个到达支塘的人。

  支塘风物生活街区效果图
和未来多元接驳的风物实验室;穿过时空风物长廊的风物供销社,人民点心店;沉浸式了解小镇的支塘志;晋级的江南风物首店在支塘,一碗面、一块糕从年代来、向时代去;江南的小镇,山河湖海的风物都是左邻右舍。

这里有有着艺术空间的风物酒店,翻阅世界风物的书店,哥斯达黎加的咖啡香、重庆朝天门的火锅味,味道也是街区独有的风物印记。  玖树·风物美术馆酒店效果图醉月楼·江南风物场景餐饮效果图支塘风物供销社效果图支塘人民点心店效果图

每处都藏着中国人千年来对于生活、四季、节气的传承和理解,自然之间、钟灵毓缪,寻踪终得,将催生出一种独特的“风物支塘”新风貌。

一滴入魂的“星巴克”咖啡朝天门 重庆老字号火锅吹口哨的野鸟 支塘点心3.0版本………… 冬至,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合作伙伴中心以功能性和体验性的文旅新场景启动。作为常熟支塘·文化策展型入口,也将开启兼具「支塘风物生活街区」商务合作与感知地方文化的“一站式入口”。

在「支塘风物生活街区」的品牌LOGO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设计师用线条传递小镇的形和神,把盐铁塘、集贤桥等支塘元素融入进去,强化风物生活街区的专属性和认知感。木杆秤、滚灯、油纸伞、酒酿饼、支塘羊肉,每一种风物都是支塘的邀约。

 

 

「常熟支塘风物生活街区」开启中国风物新生活,溯源土地,让风土温情,在Z时代安家,在5G年代落户,为文化代言,为乡土带货,鲜活风物,大好人间。从支塘到远方,2022年春暖之际,乘风而来。

2022年

春天开业,敬请期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22460

金陵商会企业家代表团来鄂投资与省政府举行项目座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