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产经前沿 我国科学家重建长江源区古气候变化记录

我国科学家重建长江源区古气候变化记录

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区赤布张错湖泊岩芯沉积物的多指标数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研究员朱立平等人重建了长江源区过去近13000年古气候变化记录。结果表明,该区域经历了从冷干到暖湿再到凉干的过程,目前呈现暖湿化趋势。

该研究有助于评估长江源区水资源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评估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朱立平介绍,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是目前全球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也是未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长江源区处于现代南亚季风北缘,是受西风与季风协同影响的过渡地带和内外流区的分界地带,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江湖源的核心区。此前该区域尚缺乏覆盖万年以上的连续环境变化记录。

科研人员对取自赤布张错的湖泊岩芯进行粒度与元素等多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源区晚冰期末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阶段:距今12700年至10600年的晚冰期相对寒冷;距今10600年至6600年的早全新世比较暖湿;距今6600年至1900年的中晚全新世温凉偏冷和干燥;最近2000年,气候出现变暖变湿的趋势,又以最近500年尤为显著。(记者 董瑞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2117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