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念做打神采飞扬,百年丹桂戏韵悠长。4月26日下午,在烟台高新区北航科技园的一处幽静院落里,锣鼓铿锵,琴声悠扬,经典武戏《三岔口》和梅派名剧《凤还巢》在这里鸣锣开唱。烟台市京剧院的十几位京剧演员登台献艺,现场30多名戏迷票友打赏互动,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以韵味十足的京腔京韵,庆祝烟台丹桂舞台恢复名称6周年。
折子戏《三岔口》首先上演。剧中,见义勇为的旅店主人刘利华,为了救护被奸臣迫害而发配的焦赞,与任堂惠发生误会,在深夜中搏斗起来。正当难解难分的时候,刘利华的妻子已把焦赞救出,大家相见,解释误会,同奔三关。武生与武丑的摸黑武打尤为精彩,两人一攻一守,配合默契,身手矫健,斗智斗勇,扫堂旋子、打飞脚、走矮子、铁门坎、虎跳前扑、搅柱,将京剧的武打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传统京剧《凤还巢》是梅派京剧的代表性剧目。明末侍郎程浦生有二女,长女雪雁,貌奇丑,次女雪娥,美而慧。程浦与宗皇朱焕然游春,遇故友之子穆居易,约邀寿日相会。归告夫人拟以雪娥嫁穆,夫人则主先嫁雪雁,夫妻争执。朱先至窃喜雪娥,程提及婚事,留穆住书馆。雪雁夜访,吓跑穆去往大营投军。洪元帅及周公撮合穆娥婚事,强制主婚,解除误会,一家团聚。剧中生、旦、净、丑行当齐全,表演生动传神,人物特点鲜明。梅派青衣都萍向京剧名家王艳学习剧目,饰演的程雪娥典雅娴静,温良贤淑,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彰显了梅派唱腔的经典性特征,深受大家喜爱。
丹桂舞台是烟台京剧文化的重要历史地标,原址位于现胜利路北段天天渔港北侧。1999年版的《烟台文化志》记载,清末光绪年间,掖县人张子禄创办德桂茶园,1916年更名为丹桂舞台。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南北京剧交流枢纽。周信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等均在此登台。1949年后,因建筑老化停用。2019年4月,恢复丹桂舞台名称。2024年10月,烟台市京剧史研究会副会长、高新区企业家刘明海在北航科技园B31号楼重建丹桂舞台,邀请专业演员与戏迷联演,举办票友联谊、京剧名家授课、京剧艺术讲座等活动,促进京剧民间交流。
丹桂舞台落户高新区,将架起京剧名家与戏迷票友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高新区乃至全市京剧艺术的发展,让百年梨园得以传承流芳,让京剧国粹焕发新的生机。
供稿人:李庆东
审核人:姜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