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在线讯:(通讯员/张雨宸 曙笑华)
4月2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山东代表处烟台(简称中志协烟台办,下同)家禾嘉助浴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孔丹丹联合烟台莱山区承红公益团队曙笑华等、松籽管家团队王英男、焦子新等,驱车二百余公里,为莱山区和蓬莱区的五位共和国老兵免费安装了居家守护仪,对老人的健康进行实时观测和守护。
上午9点,志愿者们相约来到莱山区初家街道远陵夼村老兵初永斗家中。今年92岁的初永斗老人,1948年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29军后勤部卫生部医疗一队的战士,老人南征北战,退伍后回到原籍。两年前老人不慎摔伤,生活不能自理。志愿者们安装调试居家守护仪时,老人非常开心地说:“有这个高科技就方便多了,要不晚上叫个人都费劲。”
告别初永斗老人后,志愿者们驱车来到解甲庄孔辛头村,在村两委成员张主任的带领下,到了志愿军老兵李洪告家。今年92岁的李洪告,1948年入伍,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李洪告火线运送步话机并救助伤员,荣立二等功。志愿者们仔细地为老人家安装好守护仪,耐心地教会老人紧急呼救时的操作。为了让老人的家人学会接收呼叫信息,张主任下载并操作了接收系统,保证让老人家人学会操作。
随后,张主任带领志愿者们来到老兵李洪修家中。今年91岁的老兵李洪修,1948年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00师炮兵团的炮长。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三次。由于李洪修老人的孩子在外务工,张主任代替孩子下载了操作系统,解决了老人在紧急呼叫时无人监听的后顾之忧。
告别孔辛头村后,志愿者们驱车来到莱山街道东沟村老八路张世荣家中。今年百岁高龄的张世荣老人1942年入伍,是胶东军区东海独立营的战士。是从牟平打到莱山,从莱山打到狮子山的老兵。老人家对安装的高科技仪器非常好奇,试着呼叫后,感谢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离开莱山,志愿者们直奔蓬莱区大柳行门楼村的老兵周可堂家。今年98岁的周可堂老人1948年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老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7军81师242团二营4连指导员。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周可堂申请回乡务农,到村里当了书记,带领村民开展家乡建设。由于年事已高,不久前,老人不慎摔倒,由于身边无人,老人躺在地上无力拿手机通知子女,几个小时后,家人才知道老人摔倒的消息。这次子女们听说要安装居家守护仪,都聚集在老父亲家,想学习一下这个“及时雨”的使用方法。当她们从手机上接收到老父亲的“呼救”时,感激地对志愿者们说:“要是早有这个守护仪,我们就能放心做自己的事了,这个仪器,就像我们时时在老父亲身边一样,放心,安心。”
据了解,中志协烟台办“爱党拥军”活动自成立三年来一直坚持服务于烟台还健在的、已经找到的二百多名共和国老兵以及在党五十周年及以上的老党员,不定期组织看望慰问、亲情陪伴、上门助浴、踏青赏花、观影演出等活动,深受他们的欢迎。这次免费安装居家守护仪,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如心跳、呼吸等,一旦监测到数据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并通知紧急联系人,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喊一声“帮帮我”,15秒之内即可通知到关联的所有监护人,为共和国老兵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健康守护,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适。据参加这次捐赠活动的松籽管家负责人赵东阳副总介绍,松籽管家-居家守护仪是一款集呼吸监测、睡眠监护、跌倒监测、声光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毫米波雷达。采用全新无线微波雷达技术,能够无摄像头、非接触式实时感知人员健康状态,并及时自主呼叫预设好的紧急联系人,还可实时进行活体存在监测、姿态分析和心率呼吸监测。主要应用于卧室、客厅、卫生间等居家空间和养老院、医院、智慧公厕等公共场所。
编辑:徐菲
审核:崔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