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有着400多年历史、有着400亩万棵古梨树的莱阳赤山古梨园内,莱阳赤山初级中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挂牌,这意味着万棵古梨树见证了一件政协提案迸发出的助力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力量。烟台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176号提案办复在仙境烟台的“梨园地头”。
提案“良方”
助力绘制劳动教育发展的“烟台答卷”
烟台市政协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期间,烟台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继续教育处处长冯钢铭教授提交了《关于利用农业文化资源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提案》,提案围绕有序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共建、积极开发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等内容提出建议。烟台市教育局作为提案主办单位,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协办单位,高度重视委员提案,多次与委员沟通交流,围绕提案办理征求委员意见建议。
6月16日,市教科院邀请提案人冯钢铭教授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赴莱阳赤山古梨园进行提案答复。在古梨园内,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与委员采取现场“零距离”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为落实好提案中的“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共建”的建议,市教科院把提案答复直接沉到“梨园地头”。当天,赤山初级中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在万棵古梨树群的管理方——烟台北方果蔬公司签约挂牌。
劳动实践基地挂牌后,赤山初级中学师生当场认领了古梨园劳动实践任务。学生们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了解说赤山古梨文化、“小小解说员”为家乡代言、梨果套袋等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流利的讲解,参与梨果套袋劳动的高涨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
“硕果”落地
提案办理从“答复为先”变“落实为要”
提案答复过程中,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结合实际,介绍了烟台市近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初步成效和远期规划。
委员认为提案答复支持有措施、融合有产业、规划有目标,完全符合委员心愿,对提案答复十分满意。委员对教育部门将提案认真答复在基层一线的工作态度及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提案答复不仅让提案中的意见建议落实落细,更让提案答复有力度、接地气。
提案答复在“梨园地头”,对于委员来说,等同于在基层又参加了一次新的调研,又会产生新的提案思路,这将推动政治协商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提案答复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列举的关于支持烟台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举措,也让基层学校吃了“定心丸”,明确了下步建设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努力的方向。
提案答复在“梨园地头”,这是推动提案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的有力见证,是开展“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的创新举措,这样的提案答复,也让基层感受到了政协的力量,扩大了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今年以来,烟台市政协坚持把提案办理落实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督办协商,汇聚各方合力,确保提案“办得好”。广泛运用实地调研、协商座谈、调度办理情况等方式开展督办工作,推动提案落到实处。创新建立提案办理全过程协商工作机制,引导承办单位把提案办理从“答复为先”变“落实为要”,达到让委员满意、让问题解决、让建议落地的效果。
(王紫靖 滕一菲 任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