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产经在线讯:(通讯员/由旭华)
3月20日上午,中华志愿者协会山东代表处(烟台)有关负责人与孤独症专家、孤独症康复机构负责人及爱心企业家举行线上交流会,探讨“大童”群体就业问题。
山东由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由旭华、烟台东方医院儿科主任、烟台自闭症领域专家连朝阳、烟台市福山区心生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校长王海燕、栖霞市一滴水合作联社董事长王丽丽、烟台万泽物业总经理孙岐波、烟台荣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霄峰以及中华志愿者协会山东代表处(烟台)主任崔风良参加交流。
交流会认为,目前关于大龄孤独症的就业、教育、养护以及养老等方面的相关社会政策几乎为空白阶段,孤独症患者特别是大龄孤独症患者仍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甚至连争取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也相当艰辛。大多数患者家庭在与其他普通孩子家庭相处时,会感到难受甚至自卑,会渐渐减少社交活动,甚至抵触周围人群关切的询问。大龄孤独症患者没有被“治愈”或者“消失”,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圈养”在家里,甚至被铁链锁在家里,将自己及家庭置于一个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境地中,更加不利于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
交流会达成共识。
一是大龄孤独症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举社会之力共同关注推进。大力争取残联、妇联、人社局、农业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补贴政策,最大限度为孤独症就业群体提供帮助;
二是就业基地及场所合理规划和安排。栖霞亭口一滴水生态农业联社作为烟台首批首所就业场地,从大龄孤独症就业者的起居食宿、日常管理到师资配比、技能培训、岗位工种安排、全年季节性行业选择,按旗舰标杆基地要求,形成生态、闭环就业模式。目前基地可安排经培训合格可以上岗的有:除草、施肥、灌溉、分拣、装箱、入库等安全性比较高的岗位或工种,尽可能“大童”群体作业。
另外有很多企业家愿意提供茶山、蔬菜大棚等场所,作为就业基地;有爱心培训学校愿意免费提供“大童+家长”烘焙培训;有洗车行老板愿意招募大龄孤独症……大自然是孤独症患者最佳康复场所,孤独症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康复过程。
这几个行业第一能与外界正常接触交流,第二方面便于孤独症患者培训、操作和把控,第三方面危险系数比较低。
这些有待于现场考察。
三是首批大龄孤独症就业人员筛选问题。优先吸收军属后代、有突出贡献家庭子女、党员子女、困难户子女及孤困患者,让他们用自己劳动所得自食其力或者回报家人。
四是广泛倡导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共同参与进来,集聚足够的财力、物力、精力,保障大龄孤独症就业后最低工资收入。就业者创造的价值远远不够支付他们的工资;就业指导老师身兼康复老师身份,不能长久无私奉献,需要有工资保障;柴米油盐、桌椅板凳、交通工具等等也是不小的开资,所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这个群体就业问题。
大龄孤独症就业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习总书记在党十八大上指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审议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时指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
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烟台大龄孤独症患者早日走向工作岗位。
编辑:曲玉娜
审核:崔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