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非洲刊较大篇幅推介淮阴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经验。原文如下: 日前,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设立的监督服务热线接到了淮阴工学院退休老教授顾振权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他的老伴姚奶卧床不起多年,两年前开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无论他的家在芙蓉苑还是搬到淮安市一院宿舍区,第八家庭医生团队始终一如既往地服务着。两年多来,家庭医生们已经融进了他的家庭,像家人一样关爱着老人们,尤其是2019年姚奶出现颞下颌关节反复脱位,张飞队长有时一天要去两、三次帮助复位。原本是行风监督电话,却经常接到这样的感谢电话。
自2012年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以来,他们成立10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辖区7.3万居民免费提供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了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施服务情况进行行风监督,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不定期走访社区居民,了解公示的“健康热线”接通率以及居民健康需求回复率、服务率情况,并设立监督服务热线,在线监管家庭医生服务质量,要求团队医生严禁借上门服务变相吃拿卡要,严禁借签约服务变相收费。定期开展“契约化”有偿服务收费专项督查检查,促进有偿服务规范化,收费标准合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真正起到治未病、医已病的作用,实现并强化了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三早”的新型医疗健康模式。
到目前,辖区居民签约率达69.6%,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3.5%。“淮阴模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国基层卫生系统被交流。(《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