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奇法则,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按照这一法则顺利走下去。家住德州市的大龄初产妇姜女士通过人工授精好不容易怀上了宝宝,家里整天充满欢乐和期待,但仅仅过了六个月,妈妈并发妊高症,胎儿出现了宫内生长受限,赶紧在家人护送下来到德州市人民医院,产科给予促肺成熟等各种保胎治疗,在孕30+5周时妈妈血压高压达180mmHg,产前彩超胎儿心胸比增大,孕周符合25周,不得不提前娩出,出生后就没有自主呼吸,个头也只有成人的巴掌差不多大,医务人员给她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小丸子”。小丸子出生时体重仅有650克,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生命仍然岌岌可危。

为了迎接这位早到的天使,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高雁翎高度重视,组成以杨宁副主任医师为主的骨干医护救治小组,为保护这个弱小的生命而竭尽全力。出生1小时内,NICU的医护人员相继完成小丸子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维系内环境稳定等多项操作治疗。

为更加高效地抢救小丸子,医疗团队为小丸子制定了详细的每日诊疗计划,并依据她的病情,开展病例讨论和大查房,且不断评估、修正治疗方案,实时做出精细调整。护理团队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小丸子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任何一项操作都需慎之又慎,所有环节都必须时刻警惕,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危急小丸子生命。模拟子宫双重守护,小心护理助其成长考虑到超未成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薄,热量极易丧失,体内棕色脂肪少,产热不足,首先就得让小宝住进被称为“模拟子宫”的长颈鹿双层壁保温暖箱,小小的身躯包裹棉质柔软包布,外加塑料薄膜,以减少热量、水分的散失,保持体温恒定。

为了让她能像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安静地生长,抢救小组决定用最少的干预手段去治疗患儿,减少一切不良刺激,暖箱用遮光罩覆盖,所有仪器报警声调至最低,各项治疗护理动作轻柔。尽可能少触碰、少打扰,各项操作治疗护理包括医护的查房都集中时间进行。并且自制水囊床垫,避免压疮。一切都倍加仔细,一切都小心翼翼。

并发症致其九死一生,医护拼全力成功脱险由于这位早到的天使比别的孩子提前近三个月来到人间,且存在严重的宫内发育迟缓,器官远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之差,先后经历了呼吸窘迫、败血症、低血糖、呼吸暂停、高胆红素血症、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电解质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低蛋白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重重难关,而且每一关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小丸子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父母的坚持下,小丸子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闯过了无数难关,转危为安。截至目前,小丸子体重已接近出生体重的2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头颅彩超和神经发育监测正常。但小丸子目前还未达到完全经口喂养,体重现仍未达到出院标准。

小丸子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们的专业和专注,这期间孩子的父母也对小丸子不离不弃,极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小丸子的成功救治,刷新了德州市人民医院救治存活最小胎龄的危重早产儿记录。我们也希望这位早到天使健康成长、早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