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通讯员/杨克忠 丁飒)
3月15日,由烟台芝罘区毓璜顶街道毓西社区党委联合中华志愿者协会烟台办主办、领飞蓝天志愿服务中心承办的“衣旧助残”公益活动在烟台市工人文化宫广场火热开展。活动通过创新“旧衣回收+公益增值”模式,吸引近千名市民参与,现场旧衣回收、便民服务与公益倡导同频共振,绘就出一幅全民参与的温暖画卷。
旧衣分类精细化,环保助残双赋能
上午9时,文化宫广场已排起长队,居民们拎着大包小包的旧衣物有序现金回收。志愿者们将回收衣物现场精细分拣为冬秋装、夏装、鞋、包、棉织物、化纤品、毛绒玩具等15个品类,经称重打包后统一运往仓库暂存。“每件衣服都标注了品类和重量,后续将对接专业机构变卖,所得增值资金用于社区助残帮扶和志愿服务经费。”毓西社区党委刘书记介绍。据统计,当日累计回收旧衣400公斤,相当于减少540公斤碳排放,环保与公益实现“双向奔赴”。
积分公益新模式,消费即行善引热潮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市民推广“消费积分换公益”的创新模式:居民在合作商家消费可累积公益积分,积分可直接兑换助残物资或捐赠困难群体。50余家参与商家涵盖餐饮、家政、教育等领域,“买菜、理发都能做公益”的便捷理念引发关注。某生鲜超市负责人表示:“今天新增200多名会员绑定积分系统,这种可持续的公益模式让商业有了温度。”
便民服务聚人气,志愿精神润心田
除旧衣回收主阵地外,义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50余个便民摊位组成“公益市集”。医务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律师团队解答法律困惑,维修能手让废旧小家电“重获新生”。“既能处理旧衣服,又能享受贴心服务,这样的活动要多办!”带着孙子前来参与的张阿姨连连点赞。活动同步开展助残政策宣讲、残疾人手工艺品义卖,让扶残理念深入人心。 中华志愿者协会烟台办主任崔枫椋表示,本次活动探索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的公益新路径,未来将持续推广“衣旧助残”模式,年内计划覆盖150个社区,让更多旧衣重获价值,让善意细水长流。
编辑:丁飒
审核:崔枫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