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声音,
是家校共频的回响;
最好的教育,
是家校共育的互动。
为进一步关心辖区青少年成长,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推进更高水平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今年以来,在区妇联、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楚祥社区5月开启家庭教育内训师课程活动,截止目前已开展线下共学6场,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8月3日晚,“罘爸罘妈慧成长”走进楚祥社区,本次课程邀请烟台五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班主任、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范淑云老师授课,围绕《家校共育》与参与课程的家长展开深入探讨。
范老师从一个三角形展开讨论,把老师、家长、孩子三者比做等腰三角形,老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孩子的高度,家校配合的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时代在进步,家校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范老师针对传统和现代的家校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举实例,讲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重点讲解了家校共育的三个误区,并总结9点家校合作的建议: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做孩子的表率、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有读书的好习惯、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选择、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真诚地给孩子认错道歉。希望通过这三个误区与9点建议让家长在家校合作中避坑,并跟学校做好有效沟通。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的在“育”,“共”是理念共识、目标共同、信息共享、行动共振、责任共担;“育”人不是家庭的人,也不是学校的人,而是育社会的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课堂上范老师善讲家校沟通的实例,通过实例让参课的家长掌握家校合作的有效方法,课堂上家长积极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范老师从学校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给家长指导性的意见,家长表示收获颇多。
在教育的征途上,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双翼,共同托起孩子飞向未来的蓝天。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家庭于学校教育影响的和谐统一。”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家长和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只有双方携手合作,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而优质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们成为优秀的个体。
课程结束后,有家长反馈说:“孩子上初中之后,真的太焦虑了,作为家长真的非常需要学习,每周六晚上我都克服一切困难参加咱们内训师的课程,尤其今天范老师讲的家校共育的课程,我一直不知道怎么跟老师之间建立连接,怕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打扰到老师的正常教学,听完范老师的课后,我有了跟老师通的方法了。非常感谢楚祥社区能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跟优秀的老师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探讨教育问题,收获特别大。”
下一步,楚祥社区将继续加强与妇联、学校的联动,依托社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联盟”,深耕家庭教育,邀请更多学校优秀老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社区平台,为家校做好链接,让家长掌握家校合作的方法,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王聪 通讯员 梁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