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益在线 地方频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汇知邻,润新风”——海天文化书院盛大启幕 谱写社区文化惠民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汇知邻,润新风”——海天文化书院盛大启幕 谱写社区文化惠民新篇章

金秋十月,文脉焕新。10月13日上午,海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内暖意融融,“汇知邻,润新风”海天文化书院揭牌暨开班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奏响了烟台高新区居民终身学习、文化共融、邻里共情的崭新乐章。烟台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刘晓琳,特约嘉宾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景然,区直有关部门、马山街道负责同志,海天文化书院首批讲师代表,高新区城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社团组织骨干,以及社区居民代表、文艺精英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社区文化梦想的重要时刻。

序章:致辞明志——擘画文化惠民新蓝图

仪式在主持人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随后,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刘晓琳登台致辞,从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精神滋养居民生活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成立海天文化书院的社会价值。她指出,建设社区文化书院,是省、市、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实施全民美育工程的重要举措,海天文化书院的成立,既是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推动社区文化软实力跃升的重要实践。海天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玲玉表示,将全力把海天文化书院打造为充满活力与温度的社区文化共同体,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属,发现志同道合的伙伴,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挚的话语引发全场共鸣,为仪式奠定了厚重而温暖的基调。

高潮:揭牌聘贤——筑牢书院发展硬根基

随着主持人激昂的邀请,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刘晓琳与马山街道负责同志缓步走向舞台中央,双手共同揭下覆盖在牌匾上的红绸——“海天文化书院”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瞬间点燃全场热情,雷鸣般的掌声持续许久,不少居民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见证社区文化发展的高光时刻。红绸飘落的瞬间,不仅是一块牌匾的亮相,更是社区文化建设迈入新阶段的象征。

揭牌仪式后,聘书颁发环节紧随其后,为书院核心运营团队与师资力量“授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区教育体育局负责同志分别为吕永进教授、赵子睿老师郑重颁发“首任院长”“执行院长”聘书,红色聘书承载着信任与责任,吕永进教授与赵子睿老师双手接过,向嘉宾与居民深深致意,展现出推动书院发展的坚定决心。随后,吕永进院长与赵子睿执行院长共同为颜景杰、张鹏等5位首批讲师代表颁发聘书,5位讲师与领导嘉宾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支“专业过硬、情怀深厚”的师资队伍的首次集体亮相,也为书院未来的课程品质筑牢了坚实根基。

深耕:理念发布——解码书院精神内核

“一所书院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追求。”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书院院徽与院训通过高清PPT正式发布——院徽以“海天蓝”为底色,更象征文化如海洋般包容深邃“文”字兼具多重引申义;凝练有力的院训则是对传统治学理念的当代诠释,更明确了书院的育人方向。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呈现,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书院的文化底蕴。

随后,吕永进院长登台解读办学理念,他以“打造居民终身学习的‘文化粮仓’、构建社区文化交流的‘精神港湾’”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书院的办学宗旨、课程体系与发展愿景。“我们将开设文化素养、艺术体验等课程,从老年娱乐到青少年传统文化,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他的话语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不仅勾勒出书院的发展蓝图,更让居民对“在家门口享优质文化服务”充满期待。

赋能:文化展演与沉浸式体验——让文化“触手可及”

“下面,有请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成员带来《勋章》《秋天里的中国》朗诵表演!”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朗诵者们以醇厚悠扬的声线,朗诵经典文化篇目,一字一句浸润人心;随后,赵子睿执行院长也带来精彩的才艺展示,生动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不少居民拿出手机录制视频,分享到社区微信群,让未能到场的邻居也能感受这份文化魅力。

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引导有兴趣的居民前往指定活动室,开启非洲鼓、声乐等沉浸式体验课——非洲鼓教室中,鼓点与欢笑交织,居民们跟着讲师的节奏,感受韵律之美。“以前自己瞎琢磨总找不到窍门,现在有专业老师教,一下子就入门了!”在非洲鼓体验区,居民王阿姨擦着额头的汗,笑容灿烂。

结语:文脉永续——开启社区文化新征程

此次海天文化书院揭牌暨开班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是烟台高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烟台高新区践行文化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高新区将持续优化文化书院课程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让文化书院真正成为居民终身学习的“课堂”、文化交流的“纽带”、邻里联谊的“桥梁”,为构建文明和谐、富有温度的社区文化生态注入持久动能,为区域文化惠民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供稿人:宋沂、张冰雅

审核人:于洋、孙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社会公益在线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cjqyqmt@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gshgyzx.cn/?p=60815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36722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jqyqmt@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